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苏麋鹿文化传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江苏麋鹿文化传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通是麋鹿的产地吗?
南通如东是麋鹿的产地。位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麋鹿跨越约 180 公里。是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基因库最丰富、保护成效最突出的麋鹿自然保护区。
中华麋鹿园讲解?
中华麋鹿园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麋鹿保护区内,地处江苏省中部沿海,这里有东亚最大面积的湿地,作为永久性保护地,这里还有全球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最大的麋鹿种群、最大的麋鹿基因库。
中华麋鹿园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办于1985年10月,1997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达0.27万公顷。目前麋鹿种群已增加到3000头,其野生种群总量196头,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在这片广阔美丽的净土上,同时还生存着1800多种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一个原始古朴、奇异斑斓的湿地景观。
2008年,中华麋鹿园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联合推荐为“中国十佳湿地旅游目的地”;2009年,该区中华麋鹿园新建“世界麋鹿分布图”、“麋鹿奔腾”群雕等项目;2010年,保护区荣获国家环保科普教育基地旅游示范区;2011年,景区完成了麋鹿文化园二期工程建设,鹿神亭、神鹿雕塑、麋鹿岩画等一批景点对外开放,荣获“江苏最美的地方”;2012年5月17日,正式启动了中华麋鹿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以实现科研保护与旅游开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促双赢。
景区是全球唯一以“湿地生态、麋鹿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由“麋鹿观赏区”、“湿地生态区”和“麋鹿文化区”三大园区20多个景点和服务设施组成,爱国游、科普游、文化游、生态游贯穿于整个景区游览始终。如今来麋鹿园的朋友们很多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麋鹿园去探寻一番吧。
麋鹿是什么意思?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是鹿科、麋鹿属唯一的鹿类动物。因为它头脸狭长像马、角像鹿又与其它鹿略有不同、蹄子宽大像牛、尾细长像驴,因此又名四不像。它的角形独特,形状与其它鹿的犄角正好相反,前杈再分小杈,而后杈几乎不分叉。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非常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麋鹿喜好沼泽湿地生境,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夏季求偶发情,比其它大多数鹿类都早一个季度。
麋鹿曾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最后的麋鹿种群残存于长江中下游湿地。元朝时,为了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截至2021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在中国的种群数量上万头,已有24个省份引进麋鹿,饲养点和放归地总共84个。
世界自然遗产里为什么有江苏东台?
东台湿地,正以其自然之美、素净之美“走出深闺”,吸引无数游人前来探秘。
因为东台美,美在生态,美丽东台处处可以“深呼吸”。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
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它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湿地往往以滩涂的形式存在。
有资料表明,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2/3的滩涂已经消失。
令人欣喜的是,黄海滩涂是世界上最大的滩涂。
东台,是一座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生态绿城,也是黄海湿地的核心区。包含盐城市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目前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一期)列入世界遗产,是保护全球珍稀鸟类物种的迫切需求和现实需要,符合保护黄(渤)海海湾和依赖黄(渤)海海湾候鸟种群的最佳利益。
盐城黄海湿地成为了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江苏省首项自然遗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苏麋鹿文化传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苏麋鹿文化传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