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传播 >刘醒龙讲课阅读答案(专访刘醒龙)

刘醒龙讲课阅读答案(专访刘醒龙)

作者:周新民(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

笔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实文体。章节一般较短,材料多样,形式自由。像《世说新语》 《聊斋志异》这样的纸币是流传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纸币。笔记主要是关于人和物的。专门记载地理山河的地志并不多。它们通常被归类为游记,例如《徐霞客游记》。其实,郦道元的《水经注》应该算是地理笔记中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但大多数时候它被视为地理著作,并不被收入地理笔记中。《水经注》 讲述的是有关河流的历史轶事和民间传说。他们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称之为地理笔记并不为过。

刘醒龙讲课阅读答案(专访刘醒龙)

《刘醒龙地理笔记》(长江少儿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的体例与《水经注》大致相同。它以长江流域、鄂东地区、南海为重点,描写这些地区的山川、名物、风土人情、人文等,表达自己的独特之处。思维。该系列共有三卷,名称为《上上长江》 《脉脉乡邦》 《天天南海》。其中《上上长江》是从长江口逆流而上到达长江源头的记录,《脉脉乡邦》是行走在家乡山水间的思绪和感受,《天天南海》是南海的抒情情怀。章节不长,既讨论过去,又讨论现在。讨论过去并不死板沉闷,讨论现在也不肤浅。从总体上看,《刘醒龙地理笔记》的一个显着特征是,这些地理笔记是在行走时产生的,而不是在书房冥想时产生的。所以我称之为“行走的散文”。

该系列丛书致力于完整描绘地理中国,体现行走散文的广阔视野。 “行走”赋予了作品广阔的空间、深入的发现和真实的体验。《刘醒龙地理笔记》 《行走》通过“地理”拓展了观察中国的空间。以前有很多作家喜欢写自己走过的地方,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但能较系统地写出较完整的中国地理的作家却很少。《刘醒龙地理笔记》 不同。它观察的对象不是某个特定的地区,而是中国的大地。《上上长江》涉及整个长江流域,《脉脉乡邦》涉及中部地区山河,《天天南海》涉及整个南海。中国是海洋大国,但由于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有关海洋的篇章并不多。《天天南海》 海洋的书写,拓展了中国散文整体的书写空间,浓缩了中国人民对南海的深厚感情。从这一点来看,《刘醒龙地理笔记》对中国地理的书写是整体性的,并不局限于某个地方。

《刘醒龙地理笔记》 对华夏大地的深入叙述也得益于“行走”。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散文中借景借物抒情的传统由来已久。因此,无论是“景”还是“物”,几乎都被别人“借用”过。于是,经典中留下的“景”和“物”逐渐凝固。刘兴隆的“走”,让这些“景”、“物”活了起来。例如,《上上长江》中有一篇文章,记录了民俗博物馆中陈列的一个村门牌号,其中一个叫“十发家”。这三个字让刘兴隆十分惊讶,不禁感叹道:“若不是亲眼所见,就算把屈原、李白、三千年的风流韵事加起来,苏东坡,我想不到,世界上还有一个村子,叫作诗发财!”他接着感叹道:“家是离诗最远的地方,也是离诗最近的地方。诗是离家最近的感觉,也是离家最远的感觉。诗要发展的家是因为他的脉搏,他靠诗歌发家。这是一首抒发志向的诗,是一首才华横溢的诗人的诗,是一首如画的诗。像普希金一样,金钱不是他的家,但诗意的俄罗斯是他的家。”这样一个靠诗而得名的小村庄,有着朴素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国人对诗歌的推崇。发现这样一个未知的地方,是刘兴龙徒步的收获之一。

《雪是诗的门牌》 处处散发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他不惜用笔墨歌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他多次创作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他特别关注徒步中发现的建筑、文物、名物等所涉及的故事和传说。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自己独特的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传承过程中,经典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文化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烟花的硝烟中,体现在劳动大地的人们身上,体现在他们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行走中,刘兴龙常常能发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重要传承。这种活生生的、当下的传承是文化经典中找不到的,也丰富和补充了经典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当今许多散文以书写文化情怀、文化礼赞和反思为基本题材,但也常常歌颂或提炼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以这种方式表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固然有其价值,但这样的散文作品面临着静态的文化内涵。 《刘醒龙地理笔记》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发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生动的传承。例如,他在书中描述了徐六泾水文站的工作人员老浦、小张等人,生活条件极其困难,但他们仍然以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从事水文资料采集工作。该水文站是长江最后一座水文站。长年租用一艘渔船。 “船头极高,几乎与驾驶平台齐平,是典型的出海捕鱼的渔船。从虎浦往下,长江风大浪高,一般人很难做到。”河船,这样的船上的人也很难,老浦在河上待了很久,就站在船头,如果不是讲一些专业术语,他就和船里的人不一样了。真正的船老大。” 。面对在暴风雨中从事重要而危险工作的水文工作者,刘兴龙感叹道:“在这艘船上,人们更加明白为什么长江是国家的血液。”这艘船上的人们继承了国家的文化血脉。因为他们有中华民族坚忍、质朴、拼搏的文化“根”。

《刘醒龙地理笔记》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构“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 “万物与我一体”或“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科学思潮的审视和批判下,“物我一体”的审美理想被批判和抛弃。其弊端在于,散文写作要么陷入廉价、空洞的口号式写作,要么将“物”视为抒情表达的媒介。

行走中,刘兴龙注意到并发现“物”与“我”的审美融合无处不在。回到家乡,刘兴隆的写作自然流露出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刘醒龙地理笔记》 家乡的红叶平凡,轻松,悠闲。这不正是作者性格的写照吗?《天姿》 欣赏人间美景,“大地江河酿青芒果,云雾藏红花”,不正是作者对智慧人生智慧的礼赞吗?在《天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与南海的心灵对话,以及真挚情感的融合。笔者沿着南海漫步,亲身体验了南海给他带来的不一样的审美震撼。这种震撼之力就像是“从未见过的东西,随着全身流不出来也干不干的汗水而蔓延”。他写道:“明明海水已经退潮了,却丝毫没有失去其固有的雄浑。夜风和海浪结合起来的声音固然令人惊心动魄,但那些绵绵不绝、绵绵不绝的声音永远不会消失。”随时吸气。呼吸的巨浪是攻击世间一切的勇气!包括无人能触碰的天空!包括无人能看清的心性!包括大海和巨大的海浪。浪自己!天空下的海,叫南海!灵魂深处的海,叫南海!防波堤是一把伸向大海和天空的钥匙,最终打开所有的情感一个热爱大海、热爱大海的成年男子!”面对祖国的南海,作者的豪情与南海汹涌的巨浪流露出来,这难道不是有机的融合吗?有机结合起来的自然是作者对南海的真挚热爱。

《我有南海四千里》 建立“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不仅限于“我”与“物”的审美融合,还包括作者自觉地进入“他者”与“物”的审美融合。即“我”、“他者”、“物”三者的审美交融。这在《刘醒龙地理笔记》 中最为突出。面对沙漠中坚韧的胡杨树,回顾兵团在艰苦环境下的建设历程,刘兴龙感叹道:“一种树,是为了天地,生长在不该生长的地方。人类为了历史而生活。在一个他不应该生活的地方。沙漠戈壁有尽头,那里有人和树木。沙漠戈壁没有尽头,那里的人和树木属于同一种类型。兵团和胡杨的人,其实是走不同的路,到达了同一个目的地。”刘兴龙谈到胡杨与兵团精神的相互映照。流露出来的情感不正是对自我的深刻审视和反思吗?

文学创作要深入生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深入生活?自然有很多种方式。走出书房,用脚丈量祖国大地,发现生活情感,建立与中华文化相适应的审美文化和写作风格,才是最根本的。这是《走向胡杨》提供的宝贵经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