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什么(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唐洲雁)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什么(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唐洲雁)

作者:杜飞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北京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中国文化孕育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滋养了中国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精髓。所谓中华文化精髓、中国时代精神,就是中华文化、中国精神最本质、最突出的部分。它是深刻回答时代问题、最具时代指导力和感染力的理论结晶。它有能力引导我们不断书写新时代。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真理力量。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什么(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唐洲雁)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精髓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展现出真理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展现了真理的强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相结合,指导我们牢牢把握历史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断胜利。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同时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必须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和长期发展才能走向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把握世界条件、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结论,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潮流的高度自觉性和信心。新时代标志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向:一方面,这不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我国最大国情、最大现实。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另一方面,新时代也意味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也是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在新起点上的阶段,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变得富有,变得强大。以新时代为坐标和基本依据,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权。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指导我们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斗争告诉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决于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思想。”任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是什么时候?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和转化上。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抓住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特点,作出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决策美好生活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述据此,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中心任务概括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复兴。我们党围绕实现这个中心任务,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深刻认识“两个创建”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出统筹推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提出一系列独创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国家治理,为建设强国、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加活跃的精神动力。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执政党建设实际结合起来,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活动中,科学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理想、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和政治品格。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历史斗争经验,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大力弘扬党的建设和自我革命的伟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党的管理和治国理政创新、制度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指导一切党的建设工作,坚持国家为人民、人民为国家,坚持思想上立党、理论上强党,坚持要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坚持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广纳天下英才,坚持正风肃纪,坚持统筹推进,坚持把党和国家建设好。监督体系,坚持以制度治党、按规管党,坚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这“三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题路线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和重点任务,指导我们党不断加强革命锻造,把党建设成为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深受拥护的党。人民群众的、勇于自我革命、经受住各种风雨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百年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精髓

“第二次结合”不仅是对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而且带来了又一次思想解放,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宝贵的文化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明确中国特色的深厚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五千年中华文明,哪有中国特色?没有中国特色,怎么可能有今天如此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只有真正认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和独特优势。”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概括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点”,即传承性突出、创新性突出。突出团结、突出包容、突出和平。优秀的延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道路;卓越的创新精神,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正气不守旧、敬古不倒退的进取精神,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精神。无畏的性格;突出的团结,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的强大、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命运;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开放性;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五个突出特点”的提出,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有充分的前提条件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独特而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文明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不竭的文化源泉、中华古老文明焕发青春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创造有机统一的新文化生活方式的科学方法,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创造出有机统一的新文化生活形态。”这个重要的讨论是深刻的。揭示“两个结合”是创造有机统一的文化新生命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方法和必由之路。第一个结合,解决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答案,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实践。第二个结合,为中国共产党人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社会心理基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生活。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牢牢扎根在中国,永葆生机和活力。只有这样,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添时代内涵和新活力;马克思主义能否成为中国的,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成为现代的,通过“组合”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的现代文化形态。 “两个结合”不仅相互补充、密切相关,而且与“六个必须坚持”有着本质统一。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科学方法,指导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化转型。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现代魅力和时代光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历史智慧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优秀因素,赋予它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它清楚地反映在其各个组成部分中。比如,习近平经济思想吸收了富民生、兼顾义利的经济伦理,提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等重要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吸收了中华文化以德治国思想和以德慎刑原则的优秀传统,坚持依法治国与治国理政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凭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生态理念。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观点;习近平外交思想吸收了中华民族关于守信、亲善、仁爱、睦邻之道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坚持走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文化思想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进取精神,提出要着力延续中华文化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浓郁的中国气息、深厚的中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灵魂。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让中华优秀的生动例证。传统文化散发着持久的现代魅力和璀璨的时代光彩。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中国问题、世界问题、人民问题、时代问题的理论结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非常伟大、独特的实践创新。一系列全新的话题等待我们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中国问题、世界问题、人民问题、时代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新境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正确回答中国问题,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比如,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推动高水平发展。 ——高质量发展,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加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决胜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发展人民民主,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各国人民共同繁荣,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新时代强军目标和战略,提出维护和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的全面管治,提出建设新时代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伟大革命等一系列重大思想观点和重要战略部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复兴事业。

正确回答世界问题,让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是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世界情怀,给出了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世界的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出了正确答案。从2013年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第70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提出“五位一体”总体框架从2015年到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五个世界”总体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丰富并发展;从构建国家间、地区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命运共同体,从共建“一带一路”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稳步推进,给世界带来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为人民创造了坚实的基础。生计和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与时代发展潮流的高度契合。它体现了各国人民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活力和感召力,成为时代的引领者。进步的光荣旗帜。

正确回答人民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最深刻、最持久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的疑问集中在如何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人民群众的疑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时给出了明确答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呼唤、改革响应”的全面深化改革,到“一个人都没有落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质量发展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加强社会建设,从“贡献在于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当代”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奋斗反对“刮骨治毒、斩强人手腕”的腐败,我们党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人民而且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制度体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健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创造的经验、拥有的权利和发挥的作用,始终保持人民群众的血肉之躯。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始终接受人民的批评和监督,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使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源泉的力量。

正确回答时代问题,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曲折的,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征程充满艰辛。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危机交织,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充满艰辛。”困难重重,发展差距持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下的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再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给出了科学答案,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彰显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本色”、“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多元化的现代化道路”、“树立诚信意识、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现代化进程”。 “弘扬立身助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普惠性”、“保持奋发有为的作风,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不移”。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众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性。从本质上讲,它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呈现出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画卷,为广大人民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新的选择。发展中国家自主走向现代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