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传播 >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

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敦煌网发展历程?

您好,敦煌网是一个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网站,成立于2000年。以下是敦煌网发展历程的主要事件:

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分析

2000年:敦煌网正式上线,成为国内第一个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网站。

2003年:敦煌网开设了“敦煌论坛”,吸引了大量的敦煌文化爱好者和学者。

2005年:敦煌网推出了“敦煌视窗”栏目,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敦煌文化视觉体验。

2006年:敦煌网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了“数字敦煌”项目,将敦煌石窟数字化,并开展了大量的数字敦煌研究工作。

2008年:敦煌网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化产业优秀网站”称号。

2011年:敦煌网推出了“敦煌文化卫士”计划,号召广大网友关注和保护敦煌文化。

2016年:敦煌网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推出了“数字敦煌”项目的升级版“数字丝绸之路”,进一步推动了敦煌文化的数字化和传播。

2018年:敦煌网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指定的“全国文化旅游重点网站”。

未来:敦煌网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敦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敦煌文化体验。

敦煌网是中国数字文化领域的知名企业,以下是他的发展历程:

1994年,敦煌研究院成立,开始开展敦煌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2000年,敦煌研究院正式成立数字敦煌研究所,并启动了数字化敦煌计划。

2001年,敦煌网站正式上线,成为中国第一个数字化文化遗产网站。

2003年,敦煌网站被评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示范单位”。

2005年,敦煌网站获得了“中国文化产业十大品牌网站”称号。

2006年,敦煌网站被评为“中国文化产业最具影响力网站”。

2010年,敦煌网站完成了数字化敦煌计划的第一阶段工作,实现了对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和研究。

2011年,敦煌网站推出了“敦煌文化研究论坛”,成为中国数字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平台之一。

2012年,敦煌网站成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协会会员单位。

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

敦煌曲子戏

敦煌曲子戏,起源于敦煌民间,亦称“小曲戏”、“小调戏”、“老眉户”等,兴盛于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初年,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敦煌曲子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敦煌曲子戏剧目题材广泛,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许多作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久演不衰,为研究千百年来敦煌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乡俗民规、婚丧嫁娶,提供了生动、丰富、详实的资料。现在,敦煌一些民间乐班还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为中外游客演唱敦煌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已成为传播敦煌民间文化、宣传敦煌新的媒介。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敦煌莫高窟并不在其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敦煌石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石窟是佛教的艺术宝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敦煌文化的传播现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