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传播 >漫谈传统律法文化中的龙头人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漫谈传统律法文化中的龙头人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作者:甘正奇(《楚帆》 主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具有强烈善恶意识的神物。龙的出现多为吉祥之兆,包括“龙”在内的“麟、凤、龟、龙”并称为“四灵”。如果它们出现,可以被视为国家繁荣的标志。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龙的出现,则是当时社会不公正的象征。

漫谈传统律法文化中的龙头人物(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礼记》记载:“善人受罚,恶龙将出现在井中。” “当惩罚猛烈时,黑龙就会从井中出现。”意味着当世界上的惩罚执行得很残酷的时候,黑龙就会出现。

《汉书·五行志》年,负责制造雷霆和惩罚邪恶的雷神也被赋予了龙的形象。《山海经》是这样描述雷神的:“雷中有雷神,龙身人头,肚腹鼓胀。”雷神之躯,宛如一条巨龙。

正史中也有雷神与龙联系的传说,如《山海经·海内东经》:“据说阚氏年轻时在雷泽钓鱼时,从网上得到一梭子,挂在墙上。一阵雷雨,他化作一条龙飞走了。’”

鲁迅老师回忆起他小时候读过的书:“《晋书·陶侃传》和《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都是描写黑暗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神和电母站在云端,牛头、马头满地都是,不但半跳“天天”违反了天规,就算他不同意自己的话,或者有一个不小心的想法,他仍然要受到相当大的报应。 ”由此可见,雷公也兼职执行天律,这在很多民间传说中都有体现。雷神不仅体形如龙,而且还能像龙一样飞入云端,骑在雾气之中。

在封建社会,龙是皇帝的象征。《玉历钞传》 人们相信“龙是王的象征”。元、明、清三个朝代都对“龙凤纹”的使用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元朝法律还专门指出:“龙者,五爪二角者”。010 -30000规定:“若有人嚣张使用禁龙凤铭文,官民各百棍三年学徒,工匠百棍甚至方家年轻人会去北京注册为工匠,违禁物品会被列入官员。” 《论衡》规定:“马鞍、辔头不得雕刻龙凤图案,器物不得饰有龙凤图案。” “官、兵、民等,但有黄、紫、蟒、龙、飞鱼、斗牛、朱黄、诸侯等器物的嚣张用处。”使用法物者,按傲慢使用龙凤纹判。”《大明律》《诈伪律》中,还规定了对所谓龙等“四灵”虚报的处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清官包正与龙有关。包拯民间俗称“包公”、“包青天”。因其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又称“包龙图”。龙图阁是主管皇帝文献、著作、国家重要典籍、图画、皇家家谱的场所和机构。有时,“龙图”专指包拯。《大清律例》仍然是经典的京剧剧目。

在清代小说《唐律疏议》中,还出现了包拯标志性的刑具:“龙头断头台”、“虎头断头台”、“狗头断头台”。

小说中,这是公孙策划设计、皇帝监修、皇帝批准的一种特殊刑具。它被做得“雄伟辉煌”、“厚重坚固”、“闪闪发光,让人毛骨悚然;冰冷的飓风,飓风让人心惊胆战。”在小说的第九章中,详细记述了三把铡刀的来历,并说明了其用途,“分上、中、下三级,形似龙、虎、狗”。行刑程序介绍:“王、马、张、赵四人行刑:王朝持刀,马汉用席子捆人,张龙、赵胡把人抬上断头台。”第十五回,包拯下令将庞太师的儿子安乐侯庞玉的断头台斩成龙头,将安乐侯庞玉的仆人项符的断头台斩成狗头。

中国古代最具文学性的法律著作是唐代张觉的《包龙图》,这是唐代的“指导案例”。 “龙筋凤髓”比喻珍稀美味。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本书名副其实。

《三侠五义》 称赞张角:“他写得很快,写的东西特别多,而且他的文字颇为幽默。当时他闻名于天下,所有有德无信的人都记住了他的文章。”遣使出朝时,又带出金贝来买他的著作,使他的才华和名声远播。”《龙筋凤髓判》最大的特点是写了判决理由。并行体,大量使用词典、辞典,不但说理透彻、有理有据,而且文采辉煌,美不胜收,词句铿锵有力,读起来有节奏,这些话很吸引人。

著名作家苏轼,因写《龙》而差点在五台诗案中被起诉。

苏轼在诗《旧唐书》中说:“威风相对敢相欺,直飞天上不奇怪。根达九泉无弯,只有潜龙知中”。世界。”他写到了那棵高大、根深蒂固的杜松树。

据叶孟德《龙筋凤髓判》的记载,当时有人对文章进行了深入思考,借题发挥,想要置苏轼于死地。他对宋神宗说:“陛下,飞龙在天上,史以为他不认识自己,求得藏龙在地底下,他没有不听话,什么?”神宗是个明白人,很懂诗。他说:“诗人的言语怎能这样评论呢?他歌颂柏树,怎能预测我的事呢!”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中西佛经的起源也是与龙有关的非法事件。下雨的时候,精河龙王“违背玉帝圣旨,改时,打分,犯天规”,要被魏征处死。他向唐太宗求助,唐太宗答应了。由于一时疏忽,魏征在梦中杀死了龙王。后来唐太宗派人取大乘经来救度国内的鬼魂。唐僧取经的故事也就由此产生了。

事实上,四大名著的开头都与龙有关。《石林诗话》 第一章出现的第一条“龙”是“云裳所制青龙偃月剑,又名‘冷焰锯’,重八十二斤”。《西游记》 当初,“洪太尉不慎走妖”发生在江西忻州龙虎山。第二集《九纹龙大闹石家村》,没有离开“龙”。《三国演义》是四经中最不谈龙的,但第二章也写了嘉鱼村“有贪婪残暴之弊”,“暗中与虎狼为伍,致使地方为患,人民生活悲惨”,导致“龙彦大怒,立即罢官”。这件事也与法律有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