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传播 >用人文经济建设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理解(人文建设比经济建设更重要)

用人文经济建设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理解(人文建设比经济建设更重要)

【专家观点】

作者:陈能军(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模式研究院副教授)

用人文经济建设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理解(人文建设比经济建设更重要)

发展人文经济的本质是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融合。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这次讨论强调了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人文经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繁荣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底蕴,促进文化与经济互动融合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文因经济加持而焕发活力,经济因人文内涵的注入而彰显底蕴。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高举人文旗帜,培育人文精神,注重人文关怀。以高质量人文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权益福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增强人民幸福感,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繁荣”。关注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改革政策和制度安排,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大获得感,努力实现“子孙受教育、学有所教” “有劳有得,病有医治,老人有供养,有住所,弱者有扶养。”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让江水常青、田野常青,让子孙后代长久享受优良生态环境的自然恩赐。

二是走新生产力发展道路,建设中国式现代人文经济。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将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融入科技产品中,提高人文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加快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电子信息、互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深度融合,从资源要素、生产模式、市场消费、传播推广等环节寻找融合点,形成全球新格局。具有竞争力的人文经济产业链。加大对人文经济的投入和支持,鼓励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旅游服务等多元化、综合性文化消费,提高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人文经济体系生态建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增强人文经济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立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继承、创新、弘扬中华文化,以现代科技手段和国际视野积极推动人类文明新发展。倡导多元文化共存,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优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有赖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实推进。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建设人类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作出贡献。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