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播黄河文化短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传播黄河文化短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具有黄河精神的人物和他的事迹?
任长霞(1964年2月8日-2004年4月14日),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1983年毕业于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199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范在全国学习。工作期间,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
谁是新时期最具有黄河精神的人?
新时期最具有黄河精神的人 --孔繁森.任长霞 等。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她的名字就叫黄河;黄河的两岸有一群人,他们就是黄河人;黄河人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叫黄河精神!他们不仅取得了岁岁安澜及全面开发利用的伟大成就,还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默默奉献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增添了一种新的精神品牌,这就是黄河精神。黄河人把自己打造的这种精神精心概括为10个字,即: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黄河断流?黄河断流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我首先得澄清一下,黄河自2000年以来就没发生断流了,而断流情况严重的发生时间是1970-1990年代。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段时期造成黄河断流呢?我来简单说一下。
70年代到90年代流域内农业耗水量是主体,占总耗水的95%以上。与未断流的60年代相比,70年代至90年代上游区引黄耗水量分别增加了7.7亿m3、25.9亿m3和36.5亿m3,90年代是60年代的1.4倍。中游区分别增加了14.0亿m3、12.7亿m3和10.8亿m3,90年代是60年代的1.2倍。下游区分别增加了50.4亿m3、79.8亿m3和74.4亿m3,90年代是60年代的3.3倍。全流域引黄耗水量90年代是60年代的1.7倍
这样造成往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与断流前的60年代相比,70年代至90年代上中游区的年均降水量分别减少4.4%、5.5%和15.3%。花园口站径流量分别减少24.1%、19.7%和43.6%。到达山东利津站的径流量分别减少36.3%、40.2%和64.3%,减幅极大。
黄河年输沙量大16亿吨,为了防止和减少黄河淤积,每年需有200~240亿m3的径流量用于黄河输沙,输沙需水量占天然产流量580亿m3的34%~41%,相当于黄河上游与下游耗水量之和,水少沙多没有根本改变。
黄河河川径流季节分配不均。黄河汛期( 7~ 10 月) 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 60% , 并且汛期径流量又集中在几场暴雨洪水中。而非汛期的 3~ 6 月是流域用水高峰期之一 ( 占年用水量的 45% ) , 同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 26% , 因此, 水库在黄河河川径流调控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黄河干流已建水库能正常运用的龙羊峡、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的上段, 对上游下段的河段具有较好的蓄余补亏的调节作用, 对中游的 1224km 河段的汛期和非汛期的径流的调节作用较小, 对下游作用更小。中游的三门峡水库不能按设计正常运用, 对下游河段的调节作用较弱, 小浪底水利枢纽发挥作用后, 情况明显好转,事实上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营之后,黄河就没发生过断流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农业和黄河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沿黄流域急需黄河水灌溉农业,黄河水滋润两岸人民。另一方面,过度用水也会耗尽黄河水造成下游断流,从而泥沙无法输送,淤积在河道,下游农业也会因断流遭受损失。
感谢您的阅读!
说到黄河,肯定是浑浊不见底,或者是壶口瀑布的翻腾!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但华夏儿女却没有好好善待黄河!
上游植被的砍伐破坏,造成泥沙俱下,河床不断升高,给下游地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同时由于气候异常,北方降雨稀少,黄河经常发生断流,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生态,更何况黄河的影响区域面积那么大!
首先黄河断流大都出现在夏天,肯定会影响农田灌溉,人们利用打井灌溉,看似起到了作用,但地下水位降低,更会影响地表农作物生长,而黄河周边区域的地下水肯定来自黄河的渗透啊,如此恶性循环,对于未来整个生态都是不利的!
还有周边村民,利用黄河断流期间,在露出的地方,种植农作物。
就像我所在的村庄,过去有个水库,那村里的河流就没断过水,后来气候干旱,人们从水库引水灌溉,水库水位下降,竟然有人在水库露出的地方,开垦土地,或者在上游堵小水库,造成水库没有水源,很快干涸,现在村里还不如过去的环境呢!
国家建立的河长制湖长制,在我们这里,用处不大,水库都干了,就是挂个名。
人类总是后知后觉,等到大自然报复的时候,就晚了!
黄河断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上游大量的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造成的大量水流拦截,随着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口的急聚增长,造成上游城市的用水大量增加,还有工厂的增加有导致工业用水的大量增加,还有上游农业的过度开发导致农业灌溉的增加,还有就是上游树木的砍伐导致土地涵养水源的变得更差,以上等等原因导致黄河下游断流。
人们都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她造就了上千年的中原文明。可是作为一代代中国人,我们对黄河负责了吗?
感谢悟空老师和天翼用户4647096603830朋友邀请回答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黄河断流?黄河断流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历史上的黄河流域,曾经是一个水肥草沃、森林覆盖、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孕育和发展了东方文明文化与文明社会。
随着封建社会向着纵深发展,尤其从隋唐年代开始,延绵不绝的战争,多年滥砍滥伐,给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建国以后,为了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很多地方开山垦荒,违反自然规律,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
近几十年来,黄河中上游沿线城市、城镇大增,人口大增,大办工厂,严重的用水问题,依靠采用地下水来解决,结果是越采越枯竭。
由于人类过多地干涉大自然,结果人类也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其实,黄河上游的水是很清澈的。黄河下行到了中游以后,带下了大量的黄土高原泥土,形成了一条有名的地上河。
由于气候的原因,中国的西北地区,每年到了夏季以后,黄河流域降水量很少。本来的水已经不够用,加上上中游各个地方,对黄河用水超量使用,结果就造成了黄河断流。
如果说起黄河断流对农业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毛主席曾经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任何一种作物,离开了合理的用水,这还能有收成吗?广大的农民朋友,将靠什么来生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国家从上到下正在努力!
我记得古人有这么一句话,黄河清,圣人出。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全面、合理、科学地治理黄河流域问题,已经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播黄河文化短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播黄河文化短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