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化传播 >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研究,网络丧文化现象

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研究,网络丧文化现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研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研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现在主要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丧文化”?

以下仅凭个人观点之一二:

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研究,网络丧文化现象

一、失去文化。现在学校的文化教育太一过于受限,认字,懂字,写字。与现实生活融合不在一起。现在手机等电子产品已逐步取代纸质书,青年人和中年人真正有看书的太少了。

二、侮辱文化。有多少滑稽之人为博取关注,而另取异路。比如泼墨写子,“气势如虹”的写个字,然后,虚溜拍马屁之辈无不拍手叫好。表面上是浪费纸和墨,实际就是在污辱中国文化。

首先,“丧”不能算是一种文化,而是当代年轻群体的一种“处世哲学”,即逃避现实。其次,究其根本,是一种对现实处境下的手足无措而采取的不思进取的悲观主义态度,颇有些“破罐破摔”的意味。如果说阿Q精神是自己取悦自己,那么“丧之精神”就是自己贬低自己。最后,总结起来,所谓的“丧文化”之所以流行,正应了那句老话“往上不容易,往下一出溜”,堕落从古至今都是极其容易的,而向上则需要付出太多太多。

首先要知道丧文化是什么,指的是90后的一些年轻人,对现实生活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了秃废和绝望中,他们慢无目的,没有诉求,没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了秃废,绝望,等情绪和语言,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就和非主流一样。

已废柴,葛优躺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它反应了当代生活的集体焦虑,是生态和社会一种态度。

也不能说是年轻人的丧文化,主要是这个社会给予他们成长的时间少之又少,压力越来越大,一个不成正比的发展环境驱使下,大家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不愿意面对生活的状态。这让大家看起来就很丧,其实并不止局限于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也会有这种状态。只是社会的更新迭代,重任恰好主要压在了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社会更多的聚焦镜头给到了年轻人,所以导致大家误以为是年轻人的丧文化。

然后纠正一下,其实年轻人丧,只是一种诙谐的自我调侃和调节,他们分布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他们也有拼到夜晚凌晨1/2/3/4/5/6点的时候,嘴上说着我太难了,转过身又很快嘛能进入状态工作。

在此也想为当代年轻人澄清与辩驳一下,他们不能像父母辈那一代,两人咬咬牙存存钱,房子车子都能想,但他们却一直在坚持。好多人说他们不负责任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那可能是因为您还没有赋予他们价值感,注意这里的价值感并不是老板们的私欲,公司XXXX之类的,如果你想他们跟着你一起做事业,请及时的给予他们认可和回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的需求,所以给予回应时请直接明了的付钱。不要玩手段不要绕,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吃这一套。

与其研究年轻人为何丧,不如把心思花在研究社会发展和体制上吧。


怎么看待抖音上的“丧”文化?抖音还是原来的味道吗?

抖音——一个旨在给大众提供展示自我,记录生活的平台。“丧”文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丧”文化?有了“丧”文化,抖音就变味儿了吗?下面将就这3个问题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丧”,[ sāng ] ,在现在网络流行词里的意思多表示精神萎靡,或者说是,“暗黑系”

“丧”其实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今天心情很低落,负面情绪很多,就会说:“我现在很丧。”这是一种情绪和态度;穿衣服、化妆给人一种不“利落”,甚至有些“阴郁”的感觉,也可以说是“丧”,这是一种风格;平时喜欢“葛优瘫”、不喜欢社交、上班......也可以被形容成“丧”,这是一种性格。由此可见,“丧”可以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潮流里是怎么体现这种“丧”文化?从动画、表情包,到穿搭展示、仿妆教学、生活vlog里面随处可见。举个例子来看看:

01.佩佩蛙

这个一脸不高兴的青蛙在前段时间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表情包库存里,这个似笑非笑,要哭不哭的表情,不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里面对挫折的真实写照吗?

02.咸鱼

丧文化其实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态度。

作为年轻人,我们涉世未深,也能从自身的经历感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凭借自身努力实现阶层跃迁越来越难。

而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一代价值观更多元:既然仅凭努力不一定能成功,那可不可以允许我们偶尔躺下来歇歇呢?

“Hea”有一种说法是源自英文的hang around,意指“游荡”,也就是“漫无目的地消耗时间”、“懒散”、“无所事事”的意思。可作形容词用,如“hea做”(不认真、随便敷衍地做事),也可作动词用,如“我哋去边度hea?”(我们去哪里打发时间?)、“唔好再喺度hea啦。”(不要再这样无所事事了。)

其实我自认为我一直是紧跟着丧文化的潮流,不是弄潮儿那种(谁闲得没事去弄个浪潮出来啊),而是被浪拍着走,就是那么丧。哪里都欺负我,我简直可圆可捏啊,与其出门刚到门口忘记带口罩,回头正好踩到一泡屎,刚想骂娘,那里牵着泰迪的一米九二彪形大汉悠悠路过,那我为什么不继续躺在床上头脑风暴一下。

现在的年轻人(当然包括我)动不动就喜欢讲“丧”,似乎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精神状态。

唉,毕竟渺茫的发展前景,曲折的前进道路,空虚的内心世界,给谁谁都丧。

在“葛优瘫”的带领下,悲伤蛙、长腿儿的咸鱼、马男波杰克、鲍比希尔等善于散播毒鸡汤的丧文化代表们正在受到90后年轻人的追捧。

悲伤蛙Pepe,被大家习惯性称为Sad Frog,漫画《boy’s club》中的角色。刚开始它并没有一炮而红,甚至跟丧都没怎么沾边儿。到2009年一位网友把Pepe“Feels good man”的图中的嘴调过来并配文“Feels bad man”后,Pepe由一只会笑的青蛙变成了一张丧脸悲伤蛙。

不过据说现在Pepe已经被国外网友封杀了,因为种族歧视者利用Pepe的形象散播歧视和误导信息,被骚扰得很烦之后,大家都喊着“再也不想看到这只青蛙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研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网络传播中的丧文化研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