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启示,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启示,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的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启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启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一、有教无类,心存天下,追求为学为师的真谛

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启示,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的心得体会

《大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师德观和教育观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在说明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向新,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师德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教育和引导着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引导着当时读书人的价值观和追求,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就是鲜明的写照。

表述传统师德观点的文章很多,古人读书治学的思想、为学为师的准则,对我们在今日之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二、博物洽闻,学以致用,探索教育教学之道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记住所学知识,学习而永远不知道满足,教育人而不知道疲倦。“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典籍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四个方面教导学生。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和进取,教导学生而不辞辛苦。

同时,教育学生还需要有耐心,“诲人不倦”饱含着师德修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对比较难的知识点。一个教师,当工作多年以后,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不再有工作激情,但仍需要用诲人不倦来激励自己,保持对工作的责任心,认识到自身的光荣使命,教学生以典籍、规范、忠诚、信用。

传统典籍中富含以身作则的思想。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意在说明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定方向、打基础、塑品行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和家长往往是孩子最为重要的模仿对象、参考对象。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无不具有外部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品德、为人处世。教育要通过“身教”来完成知识和善的传达。例如,寒冷的冬季,温暖的被窝远比早起到教室晨读更有吸引力,晚上在家追电视剧远比披着月光在教室上晚自习要舒服,倘若教师和学生一样早早地来到教室,甚至比学生还早到几分钟,晚上比学生走得还晚,学生则会对教师肃然起敬。

论语十则体现了孔子思想对自己思想品格修养方面有哪些启迪?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不要不懂装懂.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

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

第十则是学习方法,强调“思不如学

有启迪如下:

1、学习要反复的温习,才能从中得到乐趣,不要受外界的干扰,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2、从小我们就要尊重、孝敬父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首先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修身,而孝为天下先,那么修身则要从孝道开始。

3、待人真诚,还要不断反省自己。知不足,而自我改进。

4、做事要尽心尽力。

5、同道德品质好的人接触,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启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启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