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传统文化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死亡,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态度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死亡,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态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理解中国传统的孝道?

孝(拼音:xiào)是汉语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死亡,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态度

  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关孝道的故事古往今来也比比皆是:

  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天生就懂得大孝。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东汉齐人江革(章帝时任五官中郎将),少年丧父,独自与母亲住在一起(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不幸遭遇战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多次遇到匪盗,有的贼人想劫持他入伙,江革就哭着哀告说有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就不忍杀他。后来,他辗转迁居江苏下邳,穷困地连鞋子都没有了,便做雇工挣钱供养母亲。母亲所需衣服等,没有一样缺乏的。

  南齐人庾黔娄,任孱陵县令。到孱陵县赴任不满十天,忽然觉得心惊胆战,浑身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到家得知父亲病重已两天了。医生说:“要想知道病情好转还是恶化,只要尝一点病人粪便,味道苦说明是好事。”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到夜里,跪拜北斗星,叩头乞求以自身代父去死。





“孝道”,有大孝与小孝之别!

大孝者,敬畏天地;敬爱自然。天地、自然、万物(包括我们人类)本是一体,从“玄学”来讲,就是“天地人或天地物”三才之象。

“孝”:“老”字头。老字头写法在甲骨文、金文里是两个重叠的❌,有禁止、不能破坏意!“老”字本意是不能用匕首类的铁器去破坏土地,否则人类就会衰老;同理,“孝”字的本意就是破坏了土地的孩子是之为不孝!再触类旁通出“教”字,即以“文”载道,教育孩子们不要破坏土地(自然环境平衡),此之为“教”。。。

传说当年“黄帝”统一了中原,为“教化”众生,令“仓颉”造字。仓颉乃“通天彻地”的神人,经他发明创造出来的文字令“鬼神”都惧怕。中国早期文字(象形、会意字)都有天地宇宙自然奥秘贯穿其理,令那些“不孝”之鬼神(人)忏悔哭泣,故而有了“仓颉造字,鬼神皆泣”的说法!

小孝者则是我们平常说的后辈对长辈的敬爱、孝道;长辈要对晚辈体恤、慈爱心怀仁爱悌怜。不知从何时起,“孝道”从“孝悌”的本意变成了“孝顺”!虽一字之差,意却千里矣。孝悌,是指后辈要对长辈尽孝,而长辈要对晚辈有慈有悌有爱之心,这是双向性。因为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即或少,也不能让错误这个黑锅全部背在后辈的身上;孝顺,就是无论什么情况,晚辈们都要无条件的尽孝,因为需要“顺”嘛!这就使原来的双向责任性变成了单向责任性;这也使原本的“孝道”变了味道,甚至于精华变成了糟糠。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骆得草而从众,蚁得食而寻群。。。中华文明的“孝道”是孝悌之道而不是孝顺之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死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