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课孝,中华传统文化课讲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课孝,中华传统文化课讲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课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华传统文化课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曾子临终前为什么要让弟子看一看自己“手”和“脚”?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发意义?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中华传统文化课孝,中华传统文化课讲什么

曾子作为儒家四圣之一,在临终前以行动示像弟子,传达儒学真谛是非常重要的现象,值得后人反复感悟。就象释迦佛祖圆寂时示像一样,都有非常高远的含义。

《论语》的「泰伯」篇有五段曾子的话,看来是他临终前的留言。在其中一段里面,曾子说:“吾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曾子为人,就像这段话里记述的,特别注重仪态相貌的端正。对着态度粗暴傲慢的人,自己更要保住一份平和的容貌。

曾子又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这里的「吾友」说的是他的老同学,孔子门下有名的贤人颜回。曾子很佩服颜回——明明自己学识渊博,才能出众,却总是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四处向人请教。

瞧瞧当个士的难度,要把弘扬仁德当成任务,而且至死方休。难怪在这临终五段对话的开头,曾子就说他这一辈子奉行夫子的教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终于到了快要大去这一天,连曾子都忍不住放下重担似的叹道:“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礼记·檀弓上》: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曾子非大夫而席季孙氏所赠大夫之箦,非礼也。虽病革临没仍不得违礼,故命子弟“举扶而易之”,此或即《论语》所谓“启予足,启予手”,欲门人弟子举其首足以易箦也。其谨于礼法如此。至“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数句,略谓予一生敬慎戒惧(易箦亦其事,非仅为保全发肤身体而言),此后始得免之矣。此乃曾子临终遗言,自道平生行事大节如此,虽临终亦当“得正而毙”,小子须为效法,“死而后已”。

曾子作为儒学宗圣,毕生都在为宏扬孔子学说,务求发扬光大。尤其在孔子力推的《礼》学方面更是终生身作力行,不逾礼半步。我个人认为“启是启手”肯定是曾子以身言教的圣举,至于是示形“孝”还是“不逾礼”,就见仁见智了。

《论语•泰伯篇》:“曾子有疾,召集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日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曾子生病,召集他的弟子,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上说:人一生的战战兢兢,好象面临深渊,好象走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灾祸了!学生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道是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应该从多方面做到尽心尽责。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完美,是对父母最大的行孝。只有自己身体的健康,父母的心情才能舒畅,老人也就身体硬朗。如果体弱多病,既不能好好地照顾父母,反而引起父母担心忧虑,时刻牵挂,也影响父母身体的健康。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父母给了子女完整的生命,又把子女哺养成人,其中的含辛茹苦,饱受磨难,可想而知。十八年的教养恩情似海深,无以报答,但是保持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让父母的晚年得到欣慰,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幸福晚年。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子女也是一种担当和负责任,才能更好地培养子女的成长,他们才能更好地安心于创造自己的事业。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曾子对弟子说出的这句话,用心良苦。道出了人生路上的坎坷不平,历经磨难,危机四伏。是提醒弟子修养品德,学好本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健康的身体是人生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好的身体,要想创造出一番事业,将要付出比常人十倍以上的磨难。甚至一事无成。

曾子是孔子之后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继承人,致力于传承儒家思想。与其他弟子一起编写《论语》,整理《诗经》、《易传》。他自己的著作《大学》,被列为四书五经的儒家经典。他对弟子所说的那一段话,既是教育弟子以自己完美的身体来孝敬父母,又是激励弟子在人生路上的谨慎行事,随时都有危机,随时都要防范和保护自己。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有了幸福的物质生活同时,各种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令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我们既要尽量做到谨小慎微,保全自我,又要做出应该做到的事业。当自己终老的那一天,以完美的身体,去面见天堂上的父母,双方开心一笑,得以安息,这才是真正的往生极乐。

曾子临终前为什么要让弟子看一看自己的“手”和“脚”,对今天教育有什么启发意义?

曾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孔子的弟子,“72贤”之一。

曾子:姒姓,曾氏,名参(shen),字子舆,今山东平邑人,也有人说他是山东嘉祥人。

(曾子)

我在这里插一句,在秦朝以前,古人姓和氏和现在人们的姓氏有所不同,比如孔子姓子而不姓孔。

史书记载: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我解释一下,先秦之前古人的姓是指这人所在氏族部落居住的地方,简单来说为了避免近亲结婚的情况出现了“姓”,“姓”标示本人大部落在什么地方,“氏”表示大部落的分枝。这就好比你居住在什么省,然后住在什么市一样。

姓不变,氏随着人的流动而改变。这和现在我们所说的姓氏有所不同。

拉回思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相传他一生著作颇多,比如撰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还参加了老师孔子《论语》的编修,也就是为老师搜集资料,誊写文稿等工作。

周考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453年,曾子去世,享年71岁。

就在曾子在去世前,他把自己的学生们叫到了床前,让学生们看自己的“手”和“脚”,曾子为什么让学生们看自己的手和脚呢?

曾子临终前,召门下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话说白了就是“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完好无损呀)!《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儒家认为,对父母的孝要从珍爱自己的身体做起。曾子在临终前要他的学生查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孝子。同时,他还引用《诗经》中的话,告诫他的学生们一生要戒惧谨慎,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不受伤害。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生命受之父母,要倍加珍惜!今人要从积极意义上去理解。儿童时代,受父母家人呵护。成人以后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减少父母家人对自己健康安全的担忧!

当今社会,许多人倚仗年轻,玩命挣钱,不知爱惜自己人身。有的人娱乐通宵达旦,呵声连天,面黄肌瘦,最终疾病缠身,或未老先衰。有些人酒色过度,走路跌跌冲冲,说话不清不楚,血压或上或下,身体危机四伏。不少大中学生普遍只读书,不活动,近视率高举不下,体质虚弱。一些人争强好胜,动辄打架斗殴,伤痕累累。还有些人缺乏安全意识,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时有酿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危险。

奉劝这些人,你们是爹娘所生,孝敬父母,不仅是要父母衣食无忧,生活幸福。更要爱惜自己身体,珍爱生命,减少父母对自己行为的不必要担心牵挂。肆意挥霍自己身体机能的行为,如姿意在身上刺青,任意染发炫酷,本就面容娇好,偏要东施效颦,割皮整形,明是男(女)儿之身,却生生要做变性手术,等等等等,其实都是对自己父母的心上插刀的心理伤害行为,你们知道吗?你们考虑过爹娘的感受吗?我亲爱的同胞!

母亲节那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是:孩子们放学回家都能亲手为自己的母亲洗脚你觉得怎么样?

首先谢谢邀请。“洗脚”这样的作业可是留的有年头了,老师老留这样的作业,一成不变,一点创意都没有,总觉得有点滑稽。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父母,孝敬长辈,不见得就这一种形式吧?而且孩子具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不是一朝一夕让孩子为爸爸妈妈洗个脚就具有的,而是由身边的人、以及身边的环境对孩子的渲染形成的,也就是说,老师的言传,家长的身教让孩子有目共睹,这样久而久之,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父母的好孩子。我一向主张,走形式的作业可以不让孩子做。


这个作业我觉得真的不怎么样。

母亲节就非得为母亲洗一次脚吗?像我们广东这边哈,这两天的气温都已经30多度,你洗澡完晚上洗脚是用温开水洗脚吗?然后我自己本身也没有晚上洗脚的习惯,我不知道为什么非得要给人家洗脚,你就不能煮个早餐或者是做其他事情吗?为什么非得要洗脚不可吗?

另外,有一个就是说像我这种脚一给人家碰到都很痒的,然后就说很怕痒的人,你说我是安安静静的忍着给他洗呢还是怎么样?如果万一就在那里挣扎,或者会伤小孩子的自尊心呢?

我说母亲节应该就说让他们知道母亲节的意义,教育意义,然后让他们体会母亲为孩子付出的那些呀,我觉得在教育上是可以的,但是非得要做这种形式主义,我倒是一点都不赞同的

所以我是觉得母亲节只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但是在孝敬母亲和尊敬长辈这个事情上应该是家长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孩子作好表率,这才是比较重要的

我觉得略尴尬,既然是家庭作业,那肯定是给小学生布置的,这个年纪的孩子父母正当年,需要孩子洗脚表孝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这个不是只针对孩子,家长也一样,孝顺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自己的作业主动完成,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不给父母惹麻烦等等,母亲节这天,给妈妈倒杯茶,或者写封信都很有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课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课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