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传统文化 >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汉字与婚姻礼俗)

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汉字与婚姻礼俗)

【汉字与民俗】

作者:李云甫(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教授)

汉字蕴涵的婚姻文化(汉字与婚姻礼俗)

如果你打开一个专栏

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在人民群众的参与下代代相传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物质。它们具有群体性、地域性、当代性、继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汉字与民俗民俗一直紧密相连。汉字不仅是汉族长期集体创造和使用的文化符号,也是“前人之所以轻视后人,后人之所以知古”的文化载体。本刊今后将推出《汉字与民俗》栏目,全面描述汉字与民俗相辅相成的事实,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的瓦当字。记者柴如金/摄

以汉字为基础形成民俗

汉字的创造和使用被古人视为“震惊世界,令鬼神哭泣”的大事,所以《淮南子》中说:“昔日仓颉着书,天雨黍,鬼魂在夜间哭泣。”古人不知道汉字从何而来,认为是神灵赐予或圣人创造的,因此留下了许多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对汉字产生了敬畏和崇拜之情。这就形成了两个方向的民间行为:一是神秘化,人们赋予汉字某种神力,影响人的吉凶,逐渐形成崇拜书法圣人、尊重书法纸、用文字治病等习俗。疾病。二是合理化。人们认为汉字的形状有一定的结构意图。有些形成原理的解释追求系统科学,具有学术性,如《说文解字》等;有的不一定科学,只是对汉字形状进行主观联想和随意表达,从而赋予形状原来的特殊含义。这种行为是民间传说,是古今都存在的非学术解释,比如宋代王安石的《字说》,近代安子杰的《劈文切字集》等等。

对于汉字形成的学术解释和社会解释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就连《说文解字》也引用了很多流行的解读。对汉字的通俗解读或许不符合科学要求,但也是叙述者思想观念和学术视野的体现。有时也可以揭示社会意识或利用形式进行教育。例如,“王”字在《说文解字》中没有正面解释,只是引用了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引用了东汉班固的《白虎通》,将其解释为“世界归来的地方”,一是引用孔子的《三者为王》,主要讲的是字形;三是引用董仲舒的《三是王》。西汉《春秋繁露》:“古文家以三画连其间,谓之王。三画即天、地、人……”分析了形意关系,比孔子更具体。后来唐代李阳丙进一步补充了孔子、董仲舒的说法:“中间的画靠近顶部。这些解释虽然出自大儒之手,但实际上是用主观的解释来美化王权,视为通俗的解释。从甲骨文、金文的形状来看,“王”原本像一把广口短柄的斧头,象征着生杀大权,能掌控刑法、掌握生杀大权的人就是“王”,这就是古代的社会意识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上,与通常的解读不同。

又如现代人谈论“从”字:“学生要用耳朵听,用脑子想问题,用嘴提问和回答问题,用两只眼睛看黑板(指两只眼睛)。右边的点),这样你就会变得更聪明。” “聪”字从耳边响起,其形成的道理非常清楚,之所以这么解释,显然是为了教育学生好好学习。

除了通俗解读汉字之外,猜字谜、写春联、贴福字、立牌坊、埋墓志铭、测字运、写饮酒令、刻吉祥印、做花砖、写回文诗还有神智诗、其他写作游戏等等,都是因为汉字的存在而产生的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如今,古稀字在现代网络上的流行、一年一度的汉字评选嘉年华等也正在形成新的民俗,而且也是以现有汉字为基础的。

源于民俗的汉字现象

古代民俗中有很多禁忌,往往会导致创造新字或改变原有文字的常态,甚至使用其他同音字或同义词。

有些人忌讳利益。明代陆荣《菽园杂记》中记载:“民间有禁忌,各地都有,尤以吴中为甚。如船行之‘住’忌,‘转’忌,‘箸’忌。”就是‘快儿’。”江南水乡的人们因为要航行顺利、快速,所以忌讳“住”、“翻”字。于是,吃饭用的“筷子”因与“竹”同音而改为“竹”。 “筷子”就是在船上用“筷子”吃饭,有“快”的意思。广东民间文学中,将船帆的“帆”字(与“扇”同音)改为“(见图一)”或“(见图二)”,取“顺利”之意。

图1

图2

有些是尊者的禁忌。儒家创始人孔子,名丘。后人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重,遇到孔子时,常常省略右边的“丘”字,或者用同音的“丘”字代替。于是,邱姓也改成了邱。每年的正月原称“正月”,因秦始皇名嬴政,忌“正”与“正”同音,故改称“一月”、“端月”或发音改为“zhn月”。据说,唐代诗人李贺,因其父名李晋肃,“进”与进士中的“进”同音,而被终身禁举进士。

除禁忌字外,还有“仿俗字”,这是根据当地语言或当地文化专门制作的记录当地风俗习惯、只在某一地方流行的新形式; “合字”用来体现祈求吉祥如意、吉祥如意等民俗风情。整体感觉,以及几个字合为一个字的现象; “装饰字”是群体审美意识带来的汉字书写和结构的特殊变化,如鸟虫书、花草书、龙凤书等;还有一个特殊的汉字变体叫——江永女书,这也是湖南江永地区女性私密表达需求的产物。汉字的这些现象是汉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需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和解释。

民俗是通过汉字记录和传承的

后世流行的民俗大多可以在前代文献记载中找到。例如南北朝时期宗茂所著的《荆楚岁时记》就是一部记录他那个时代荆楚风土人情的著作。本书按时间顺序,从元旦到除夕,记录了古荆楚地区每年12个月的重大节日的由来、传说和风俗习惯,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学科知识。其中,大部分习俗仍为后世乃至现代所沿袭,如正月初一“庭前放鞭炮辟邪”、“摘艾挂在门上”等。 5月5日“打草游戏”、“赛船采杂药”。等待。

又如1989年至1997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根据地方志记载的数千份民俗资料整理而成,分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六卷。每册民俗资料分为七大类:礼仪民俗、季节民俗、生活民俗、民间文学艺术、民间语言、信仰民俗等类别。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保存了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现象。如果没有汉字的文字记录,中华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很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异或消失。

由此可见,汉字与民俗的联姻是深厚的、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汉字成为民俗的源泉和媒介;另一方面,民俗也深刻影响着汉字的形体变异和特殊使用。因此,研究民俗不能忽视汉字,研究汉字也必须依靠民俗。我无法得到足够的它们,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汉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汉字的维护。”汉字对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深刻影响,是其文化传承意义和民族支撑作用的重要体现。全面描写汉字与民俗相辅相成的事实,揭示两者的互动关系和文化内涵,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

因此,我们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