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带狗词,中华传统狗

中国传统文化带狗词,中华传统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带狗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带狗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文化为啥形容狗的都是贬义词,都是贬低辱骂狗的词语?

我是老井说事,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带狗词,中华传统狗

首先得纠正一个说法,中国的语言文字里形容狗的不都是贬义词,不都是贬低辱骂狗的词语。

人们对狗的褒贬——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狗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 《三字经》就提到:“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狗在中国最早称为犬,在文字里,表现的意义也也是正面的。

比如“伏”字,一人一犬,有和谐的意思,是不是和现代很像,小区里,到处可见一人一狗在溜达。

再如“莽”字,一条狗在草丛里,表示莽苍、宽广的意思。

“器”字,一条狗守护着东西向四面吠叫,表示勇敢,忠诚,必成大器。

《吕氏春秋》说:

“齐有好猎者,终日不得兽,……有良狗则数得兽矣”。

“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形象大抵历来卑微,地位向来低下。既无缘像龙凤麒麟一般获得尊崇,也不能如狮虎龟鹤般列为吉兽而为人歌颂,甚至作为牺牲以配享祖先神灵的资格也没有。

这个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思想,大凡奴才定是势利眼,狗也概莫能外,甚至有过之无不及,一双势利眼,狗眼看人低。见了主子、达官显贵,点头哈腰,胁肩谄笑,摇尾乞怜,媚态可掬,奴相毕现;见了穷人,立时横眉怒目,龇牙咧嘴,狂吠不止,戾气冲天,甚者扑身撕咬,毙人性命。

中国人很早开始就看不起有奴性,胆小的生灵,其实人性的弱点而已,人克服不了什么东西,就会开始鄙视这个东西。甚至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儒家是鄙视阿谀奉承的人,而狗通常会向主人摇尾乞怜的特性与这点相符,所以自古以来关于狗的词都是贬义。

而在西方,人们挖掘的更多的是狗的忠诚的特性。说一个人好,甚至会用狗来形容,说一个人诚恳,憨厚,就会用上 good dog. he is a good dog,he deserves a good bone,不是骂人,而是好人有好报的意思。他们不会把狗看做是下贱的生命,而是看做朋友,家人。

而在现代,更多中国人开始收西方文化影响,更多的人开始接受狗,喜欢狗。大大的提高了狗的地位。

狗有狗品,它们对主人摇头摆尾是展示忠诚;有些人却没人品,他们对主人点头哈腰却是机关算尽。

所以,那些带狗的贬义词不是贬狗,而是形容一部分人,正缘于此,有些人只要一讲到狗就联想到自身,变得格外敏感。

以狗喻人多于以其他动物喻人,恰恰说明动物界中人和狗最亲近,人最了解狗的性格,当生活中遇到不堪之人时,不便直说,只能以不如狗喻之,或换个角度说:狗都比你优秀。

农村俗语:家兴出恶犬,家败生瓦松,说的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所流传的俗语,一般是古代人们在生活中所遇的事物,用简短的词语做出一个总结来,一些俗语具有警示、教育的作用。

就好比家兴出恶犬,家败生瓦松,这句俗语就是讲一个家庭能不能长久兴旺下去,后代能不能照着先人所留下来的家风,为人处世是很关键的。

那么这句俗语,说得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好的一句俗语,值得很多家庭去借鉴,特别是那些富裕的家庭,原因如下。

从字面上来看,这句话并不难理解,家兴指的是一个家庭兴旺、富裕;恶犬所指的并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样,是家里养了一条很凶的狗,这里的恶犬,是指人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带狗字,不好的词语,像是狗仗人势、打狗也要看主人、人模狗样、鸡鸣狗盗等等。

家兴出恶犬,在以前可以指家里的后人不思上进、行事乖张,也可以指那些家丁,狗仗人势鱼肉百姓,他们这些人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兴旺能不能长久。按现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丁兴旺且富贵的家庭里,出现了一个败家子。

瓦松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在以前瓦房的房顶上,很是常见,因为是长在房顶上面,有人把它们称为屋上无根草,也有人称为“房神”。

但其实房顶上瓦松放任着不管,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带狗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带狗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