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作者:赵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历史人物在“直播间”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文物“张嘴”自我介绍;著名历史场景在场景演绎中生动再现……近年来,随着历史观念的创新和技术手段的迭代,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在内容、形式、传播等方面进行探索,给人们带来新鲜的认知。观众。
具体来说,历史题材纪录片在注重大历史的同时,在叙事视角上也凸显“切入叙事的微观视角”。从内容上看,历史纪录片更注重时代浪潮中个人命运的坎坷,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历史那些事》《神都洛阳》《千古风流人物》等作品均采取讲述特定历史人物故事的形式。创作者并不表达历史界对人物的各种评价,而是讲述人物所经历的具体小事和当时的想法和想法,支撑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英勇、洒脱,还是执着,帮助观众从人物的命运、言行中拼凑出对宏观历史的总体印象。
与传统创作中严肃、庄严的叙事基调不同,当前历史纪录片大多采用虚构、再现、戏剧化等新颖的手法,以轻松的基调讲述历史。解说语言或突出情感色彩,或侧重文学,或融入幽默的网络语言,将传统史料分解成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的碎片化信息。例如,《历史那些事》的剧集标题有《东坡下,吃货》、《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等,用时尚新颖的视角,以戏谑调侃的方式讲述历史,刺激观众的浓厚兴趣。《惟有香如故》 当用香料叙述历史时,导演时不时出现,穿越到历史场景中。他不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讲解,还创新地将现代实验室“搬”进了历史时空,形成了一场古今之间的精彩对话。图案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补充了现代科学知识。
随着数字媒体的繁荣,曾经受追捧的场景再现、动画等表现方式逐渐成为常态。在更新、潮流的虚拟现实和互动技术的参与下,历史纪录片与真人秀、文化论坛等节目形式相结合,增强互动性和沉浸感。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地下惊情》 将互动技术融入福州茶园山宋代古墓的考古发掘和揭示中,将个人经历、知识和悬念交织在一起。在体验VR纪录片《古籍寻游记》时,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可以通过手柄体验到在甲骨上刻字的触感;他们还可以穿上铠甲,成为汉朝的边防士兵。纪录片《中国》以老子与孔子的对话拉开了中国故事的序幕。精心设计的对话场景,树、风、薄光笼罩着人物的发髻和衣袖,穿越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千年岁月清晰再现,让人倍感深邃、亲近。
但我们在关注历史纪录片讲故事、有趣创作新趋势的同时,也要警惕一些创作过度娱乐化、戏剧化、碎片化等不正之风。随着网络视听文艺的兴起,特别是微纪录片的出现,历史纪录片的创作门槛越来越低。从行业精英到新媒体新锐,越来越多活跃的年轻创作者加入,让讲述历史故事的纪录片越来越受欢迎。该作品成为视觉实验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创作者对历史记载中的轶事、偶然事件等琐碎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把叙事变成了“笑话”,把历史变成了“秘史”。有些创作者过于注重道具、场景、服装等外在形式以及高能、反转等戏剧手法。结果,他们忽视了本质,忽视了最后,导致作品新颖而不是思想欠缺。一些创作者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创作前期准备不足,对史实缺乏基本了解。他们以追求艺术的名义,进行创作,脱离了历史现实的基础,使得历史叙述变得不准确、有偏差。一些创作者在调整纪实元素数量的过程中,突破了非虚构的底线,大量运用情节解读来再现历史情境,将作品变成个人的艺术想象和戏剧创作,背离了行业的基本共识。论纪实精神。越走越远,引发了“纪录片如何确定自己的边界”、“如何保证本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讨论。
需要看到的是,人们观看历史纪录片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正确的历史知识,从具体的历史故事或人物经历中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指导。因此,创作者一方面要努力积累历史知识和锤炼正确的历史观念,多方搜集史料,请教权威专家,跟踪学术动态,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和大体历史脉络。发展基本的理解。以此为基础的艺术创作才是基础性的创作。另一方面,在探索纪录片创作边界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纪录片精神,以求真为底层逻辑,多利用文物、文献资料以及专家和专家讲述的内容。学者们,并用适当的场景补充这一点。再现形式,并利用色彩处理、字幕标注等方法帮助观众区分纪实图像和戏剧演绎。
总之,历史纪录片的创作不应单纯讲述轶事,也不沉迷于戏剧性的演绎和复制,而应以客观严谨的态度梳理历史脉络,挖掘中华文化基因,建立当下与当下的联系。回顾过去,让历史影响当代。生活的渗透,让更多的中国人关注和了解自己祖国灿烂的文明,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文化自信,积聚更强大的前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