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文化 >国学文化1017,国学文化10大贡献人物名单

国学文化1017,国学文化10大贡献人物名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学文化1017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学文化1017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岳麓书院是不是有很多书?

岳麓书院是有很多书,里面有大约6万册图书,多是古籍类。岳麓书院,创建于公元975年,至今已有1045年的历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学府之一。岳麓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国学文化1017,国学文化10大贡献人物名单

古代文人为何清高?

清高是因为古代人多读了两本书就认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没读过书的,就拿陋室铭来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也是清高的表现,毛泽东毛老人家读过的书也不少,却平易近人到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那些自命清高的人,经常郁郁不得志者大有人在。

这问题怎么回答呢,说好听的为清高,不好听的为,骄傲。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认为才高八斗,目中无人,对什么都看不顺眼,很多事情都认为做的不对。也就是说,他们的才学不如已,与社会格格不入。最后只有去作诗表达内心的不满,遗憾,悲伤,孤独,情怀。实际上,不是完美的人生。

古人的清高分为以下几种:

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当一个有风骨的知识分子面对一个腐化、官僚、僵化的社会时,自己又无能为力改变这一切,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隐居,过着山高皇帝远,教教书、种种田的清高生活。代表人物是晋朝的陶渊明。

2、名为隐居实为梦想当官的清高。这个比较突出的就是终南山的隐居者,为了博取名声选择隐居过着清高的生活,实际为引起执政者的注意,从而获得当官的资本,这种清高是一种虚伪的功利主义的清高,代表人物是唐朝的卢藏用。

3、春秋战国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清高。中国社会有两个极为璀璨的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另一个是盛唐。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清高得到了极为尊崇和发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不胜枚举,但是自从崖山一战后,知识分子的脊梁,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脊梁被彻底打断,全部成了古代皇权社会的奴才,所以有“崖山战后无中国”一说。

4、当代的知识分子部分也被铜臭污染严重,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钱,目前社会的认知:只要有钱就是成功,而学者、教授地位低下,甚至部分教授已经变相的变成了唯利是图、唯钱是图,不能坚持正确的真理和真知,而是为利益集团摇旗呐喊,充当一个可悲的走卒。

总之,只有一个社会上真正做到尊崇知识、尊崇老师,而学者、老师的清高延续到每个学生,让其做到知识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才能真正发扬所谓的清高而不自傲的风骨。


古代文人由于满腹才华,而且道理正确,与官场文化格格不入,经常遭受打击,但仍然清高自许,不屈不挠。从屈原,曹植,李白,杜甫,到苏轼,范仲淹,郑板桥,纪晓岚,不胜枚举。

古代文人读圣贤经典书籍,一身正气,学识超群,但是拘泥书本,与现实相悖,往往无用武之地。不论在繁华盛世,还是王朝末代,徒生一腔牢骚,至死不渝。屈原才识过人,忠心为楚,却遭排挤,预见国破家亡的局面,冒死进谏,被流放驱逐,投死汨罗江。李白是天纵奇才,天子呼来不上船,敢于藐视皇权,若不是名震天下,早就杀头多次了。但是其心志不改,与天地为伍,留下惊天动地的经典绝作。苏轼乃不世奇才,诗词书画,冠绝古今,一生坎坷流离,无不显示文人傲骨。

才华见识超前了,就是罪过,不融于世俗更遭摧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们用自己坎坷的命运书写了经典传世的杰作,而不计个人荣辱。在现代社会也有这样的人,只要是很有原则的人,因不适应社会主流趋势,郁郁不得志的很多。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会碾压真理与才智,世界并不都是讲道理的,而是讲利益的,讲实力的。但各有天命,不改本心方得始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学文化1017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学文化1017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