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文化 >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有哪些

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性心理发展理论的五个阶段?

性心理发展阶段(Psychosexual Development):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包括5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有哪些

一般认为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英国心理学演讲用发展心理学情绪理论?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为1957年英国心理学演讲用发展心理学情绪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它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是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函数;其次其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形容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究方法学上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selman友谊发展五阶段理论?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1980)认为儿童友谊的发展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认为朋友就是与自己一起玩的人,与自己住在一起的人。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互相帮助,但还不能共患难。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发展了朋友的概念,认为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分享的,友谊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朋友之间应相互信任和忠诚,同甘共苦。儿童的友谊开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一阶段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共存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由于择友更加严格,所以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都比较长。

分别是以下五个阶段:

1、学龄前儿童表现为,谁跟他接近或在一起玩, 谁就是朋友,友谊中尚未有了解或照顾他人的思想、情感。

2、4 岁~9 岁儿童表现为,谁能满足他的需要,谁就是朋友;不重视朋友的意见,基本上按自己的心愿或想法行事;友谊的形成很快,也易结束。

3、6岁~12岁儿童和少年表现为,能主动择友,以特定的善意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可信赖的朋友;能评价自己和对方;能互相关照、合作或妥协。

4、9岁~15岁青少年表现为,相互关心成为友谊的标志;朋友被看作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在忧伤、孤独或焦虑时能提供帮助的伙伴;友谊建立在思考和珍惜关系的基础上, 经得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5、16 岁以后进入成年时表现为,对友谊的认识深刻,但世故;能区分并建立各种不同的友谊,如熟人、同事、社交性朋友和亲密朋友等。

发展心理学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分别是:

1,婴儿期,出生到2岁,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2岁到4岁,获得满足感,克服羞愧感和疑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又称游戏期,4岁到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4,勤奋期,7岁到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现能力的发展

5,青年期,12到18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的混乱

6,成年早期,18到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25到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发展心理学文化理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