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文化 >国学文化君子务本,君子务本原文

国学文化君子务本,君子务本原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学文化君子务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国学文化君子务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君子务本”,这个本指的是什么呢?怎么样做才算是务本?

谢邀!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所谓“务本”的说法,可不是孔夫子一人独创的名言,诸子百家都有类似说法。比如谷《礼记》中说:“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管子•禁藏》中说:“故先慎於己而后彼,官亦慎内而后外,民亦务本而去末。”《汉书·文帝纪》中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国学文化君子务本,君子务本原文

其实还有许多典籍也都有各自的见解,我们是无法得到千真万确的答案的。只能把各家的观点一一列出来让大家各自从中领悟道理吧。

儒家所谓的务本,就是仁义为本。《礼记》之务本,就是泛指一切事物的根源。《管子》之务本,就是由己而及他人,由内而外,如果用于修行来说,就是修心,《管子》中有一篇《心术》是专门讲这些的!那《汉书》中的务本,就是农业了。而法家所说的务本就是农战。我能回答的,大概就这么多吧!而题主关心的,可能是君子之根本,人生之根本。我个人认为,人生之根本,还是心性,是良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君子之本。如果不务本,你就不是君子。从而把读书人引导到这条道路——提高自己,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封国(周朝是分封制,封国是诸侯国,与现代国家不一样),平步天下(一身的本事,到那个国都能谋生谋事业)。那个时代,有本事的人,经常在列国穿梭,并不一定在自己的出生地谋事业。

孔子在培养公务员,服务于各封国。周天子像个虚君,直属地盘不大,大部分国土都分封给诸侯国,而且可以继承,诸侯国可以有自己的军队。

周朝夺取商朝,有的说是只用了一个月,有的说用了三个月,总之就是时间很短,相当于斩首行动,占领首都。之后,商朝地方纷纷归顺,被封国封爵位。

周朝的周天子及其大家族、封国国君、卿大夫、士大夫都是贵族,言论自由,思想自由,按照君子协定做事即周礼。这部分社会精英,创造的诸子百家学问,今天看来也非常有档次。后来的皇帝集权体制就不行了,皇帝生杀予夺,破坏了社会生态;没人敢思想,都跟皇帝屁股后头,等待皇帝圣旨,全国只有一个人的智慧,衰败是必然的。

现代世界,人民兴趣多样,追求多样,选择做公务员的不多(世界范围)。人人平等、人人独立、人人自由这个至高无上价值基础,带来一系列观念、一系列制度,当公务员不能统治人民。主权在民理论的认知使得人民治理即民主成为人类共识。公务员是人民雇用的,完全不同于主权在君的蒙昧时代了。

“君子务本”摘录于孔子《论语》语录的第二段。[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的,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好了,仁道也就生发出来(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排到第二的重要位置,也体现了本语录的重要性,是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是讲教育目的,是总纲:孝悌为根本,今天就是德为首。

一、这个“本”指的是什么呢?

这个“本”指孝悌。

善事父母曰孝,指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孝”是什么?是回过来还报的爱,是感恩。可指对父母、长辈、上级,伸展到单位、党、国家。

善事兄长曰弟,指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弟”是什么?是兄弟姐妹的友爱,是友情。可指对兄弟、姐妹、朋友,伸展到邻里、同事、社会其他人。

如何维持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延续。孔子首先从“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感情的自觉培育开始。把“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

二、怎么样做才算是务本?

孝弟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一种最高道德的名称。把“仁”作为治国、做人、处事的标准。仁者,人群相处之大道。人能有孝悌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譬如树木一般,根本牢固,枝叶就茂盛。

我认为,作为公民,做好以下三点也就务本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学文化君子务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学文化君子务本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