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文化 >浅析清代碑学文化,浅析清代碑学文化的特点

浅析清代碑学文化,浅析清代碑学文化的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浅析清代碑学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浅析清代碑学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朝中后期碑学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碑学是相对于帖学而言。

浅析清代碑学文化,浅析清代碑学文化的特点

帖学,是对前人留下的字帖的学习,不单是书写在纸张或者丝帛上面的,碑刻的拓片也是。帖学实际上从魏晋南北朝时代就有,比如秦、汉代碑刻拓片和钟繇王羲之等留下的墨迹或者碑刻拓片,在隋唐就已经成为学习研究的对象。之后唐代留下的墨迹和碑刻拓片又成为宋代人们的研究学习对象,所以宋代留下来很多人前代碑刻拓片的字帖书,比如《淳化阁帖》就是历史上第一部汇集了从先秦之后到隋唐的主要书法家的墨迹拓片。

但到清代,由于传统帖学历时太久,涉及的主要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的艺术形式已经相当固定,无法再有大的突破,这对于艺术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在这个背景下,碑学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

其实,宽泛的碑学自宋代已经有了,但清代中后期以魏碑为主的碑学渐渐引起关注,尤其是雕刻于龙门石窟的北魏佛教造像的题记碑刻《龙门十二品》被广为推崇。

其原因是,传统的书法,发展到清代,不但篆、隶、楷书,即便是草书也中规中矩,严格按照书体的规范书写,但北魏的魏碑,除了官方或者正式的碑刻书体比较正规外,很多碑刻由于书写人、錾刻者和碑体位置不方便的原因,往往突破常规,字体粗犷朴拙,好似刀砍斧凿,或者粗笔随性横划而来,别有一种原始质朴的风格。所以,自清代中后期兴起,到晚清民国时期,碑学几乎占据书坛大半天下。

从附图中可以看出,魏碑与颜真卿等传统书体的风格明显不同,而梁启超书法则有浓厚的魏碑风格

下图分别为颜真卿书法、龙门十二品、梁启超书法




清代宗碑的形成和意义?

清初因康熙尚董(其昌),乾隆奉赵(孟頫),宗帖书风占据主导地位,以致馆阁体充斥整个书坛。

所谓馆阁体是一种较为规整,光洁乌黑,大小一律的楷书,成为千人一面,状如算子,了无生气的局面。

此时一些有思想的书家欲摆脱困境,随有以邓石如,金农,丁敬,伊秉绶等人宗碑的书家群体,应运而生,自此篆隶书风,碑学之气,拂然弥漫于清代书坛,遂使清代书坛,尊帖且尚碑之风兴起,迎来了中晚清书坛百花齐放之风气。

碑学”是从清乾嘉时期崛起的以宗碑贬帖为特征的书学流派。以王羲之、王献之为正宗的“帖学”体系在明清时期己发展成程式化的“馆阁体”。

面对毫无生机的书坛 ,阮元、包世臣、康有为为代表的碑学学者掀起了学习和研究北碑的热潮。

碑学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使书法艺术摆脱了实用性的束缚 ,反映了人们对雄强刚阳书风的追求 ,促进了书法艺术的个性化、人性化 ,给晚清书坛带来新的活力 ,成为清代书法艺术的转折点。

为什么唐代及以前都是碑学书法?

因为以唐代以前的碑帖为基础书写是最标准的,碑学虽然是清代乾嘉年提出的概念,但是,事实上在汉唐时代已经是普遍盛行的书法学习方法。

而帖学起码唐代也已经盛行了。

例如杜甫给外甥李潮的诗《李潮八分小篆歌》中说:“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记载,说明唐代早已有用枣木刻制的书法帖子了。中国古代的书法传播载体,从东汉时代就有造纸了。逐渐开始在纸上写字了。

东汉以前没有造纸,汉字的主要传播载体就是竹简、绢帛。竹简和绢帛是最日用的书法载体了。但是简牍帛书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无法长期保存。

因此,石刻书法,就成为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了,这就自然会形成以碑刻为字帖的学习习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浅析清代碑学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浅析清代碑学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