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文化 >国学文化813,国学文化研究所 算命

国学文化813,国学文化研究所 算命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学文化813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国学文化813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

《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远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而这首诗里,出现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巴山秋夜,大雨倾盆。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一起回忆巴山夜雨的情景。

国学文化813,国学文化研究所 算命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何时才能回去?我还无法确定归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了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会对你说起,今晚在巴山听着绵绵的夜雨,我的心是多么的想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第一次“巴山夜雨"是实写,巴山秋夜,大雨滂沱,池水涨满。此时此景,使身在异乡的李商隐倍感孤独。这淋漓不尽的秋雨,这盈盈的池水,都让诗人的心情难以平静,无法入眠,思念之情更甚。

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

七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十岁丧父,与母过着清贫生活,十几岁便突显才华,后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并在令狐楚的帮助下考中了进士。结识令狐楚是李商隐成材的一大幸事,但也是其一生悲剧所在。因为老师令狐楚在李商隐考中进士后不久故去,这时李商隐也与其心爱的王氏结婚。而其岳父与其老师令狐楚分属李党牛党不同政治阵营,一段美好姻缘因此打上政治烙印,一边认为这是卖身投靠,一边认为是蛇鼠两端,两不认可,夹板老鼠两头受气,失去了政治上发展空间,纵然才华万丈也是枉然,一生连个带长字的芝麻官都没混上。

公元852年,李商隐应聘到四川东川节度使幕府中任职,不过就是些秘书工作,相当现在部队不带长字的参谋一类吧,有道是“参谋不带长,打屁都不响”,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收入微薄。这时李商隐的妻儿与朋友大多在长安,四川在长安南部,本诗所以叫“寄北”。

本诗开始一问一答,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也不知道啊,巴山的夜雨正将秋天的池塘灌得满满的了。

为什么不能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呢?这反映了小人物的无奈,乱世中,小人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象飘萍一样随风漂泊。这跟后来的范仲淹《渔家傲》说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那个“归无计”完全不是一回事。范的“归无计”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建立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那样的功勋,怎好意思轻言思乡回去呢?范说的是悲壮,李说的是悲凉。

等到回去后与你坐在西窗下,共剪西窗蜡烛时,再给你说说巴山夜雨的故事吧!

律诗,特别是绝句,特别忌讳重复,李商隐作为晚唐一代大家,当然不会不知道。本诗却一反常态,用了两个“巴山夜雨”,当然不是巧合,肯定是有意为之。余以为,前一个巴山夜雨,是因为无法回答对方询问的归期,故意搪塞,顾左右而言他,推出个“巴山夜雨正涨着呢”,既然这样说了,那么回去后我再给你细说这“巴山夜雨”中包含的故事吧!

应是有意而为的。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实景,诗人眼前的景。第二个巴山夜雨,是幻境,在想象中能向妻子讲述巴山夜雨的时候一定就是和妻子相见,畅述相思之久,相思之苦的时候。当我们体会到同是巴山夜雨却有虚实之分时,相同的语句就不再有重复之感。

问题: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出现两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为之吗?

这么写当然是有意为之,两个巴山夜雨含义不同。另外李商隐的这一手法,也是效仿前人的笔法而来。当时景物化作日后的谈资,另有一番滋味。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当时的景物,第二个巴山夜雨成了想象中未来的回忆。

君问归期未有期,第一句有问有答:你问我何时回家,我也不知道呀。苏轼在《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写到: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苏轼想功成名就以后归隐山林,可以终究没有如愿。

李商隐更是沉于下僚,他的仕途几乎没有一点点闪光之处,他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写下了这首诗。

读书人为了生活也好、为了理想也好,终究要参加科举,及第以后则身不由己,四处漂泊、宦海浮沉。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成了第一句的场景补充,在一个忧郁的场景中,透露出了游子的无奈。

第三句设问,开始想象未来相聚的时刻,这时候的“巴山夜雨”变成了想象中的想象。章法之妙,令人赞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学文化813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学文化813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