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静一(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为天地立心,为民立命,为先圣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横渠语录》 张载,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北宋学者。冯友兰老师称之为“横曲四句”。一千多年来,“横曲四句”震惊世人,传诵不已,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引用了这一说法,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站在时代前列,认清古今变迁,走在时代前列”。积极为党和人民提出研究、立论、建言献策,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今天我们重新思考“横曲四句”的内涵,对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伦理精神,建立人和善的道德秩序,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建设美好世界,共享美好。
立下一颗心,为天地
“立天地之心”是张载探索天人关系的哲学基础。它在《横曲四句》中具有主导甚至原创的地位和作用。其核心内涵是指儒家精神文化所倡导的每个人都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精神境界,并主动与宇宙和生命共同体融为一体的意识。在中国哲学中,天地之心并不是指天地有意识、有感知、有思维的存在体,而是指天地、宇宙、世界运行的内在主导力量,或者说称为宇宙无尽的生命。动机和来源。 《天地之心》初见于《周易》 《复》 卦:“福,其见天地之心?” 《复》 冬至之后,阴气被剥离,阳气恢复,可见六芒星象。天地之心,可见天地之心与天地化生万物有关。张载的解释是“天地最大的德性是生命,生物是天地的核心”。这就是说,天地最大的德性就是孕育万物。故天地之善德,皆反映于天地之心。《周易》 讲座:“生生曰易”。新儒家创始人周敦颐曾在“窗前草满绿”中体会到生命生的含义。为什么“生生”是天地最大的德性,成为天地之心呢?
首先,“生生”赋予众生平等、自由的生命权。《诗经》说:“我们生而为人,万事皆有其规律。”邵雍在《观物外篇》中说:“动物自其头而生,植物自其根而生。”这就是说,万物都有其变化的规律,而且必须是和谐的。生命的诞生、滋养,生命的不同形式和类型取决于自己内在生命的规定,而不是别人的规定。因此,世间万物都是平等、自由的,人只是宇宙大势的参与者而不是仲裁者。这体现在张载的“人民是我同胞”、万民是我兄弟、万物是我兄弟的思想中。我们是同一类。因此,“生命”是一项天赋权利。世间万物都应该被尊重、敬畏、珍惜。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其次,“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美德。朱熹说:“仁,天地万物之心”。张载说:“无己则大,大性则圣。”这就是说,天地之心,是充满仁慈善意的心。它不偏不倚地创造万物,包围万物。所有事物都没有相互关联。大自然的善良倾注于世界,造就了万物的本质。所以,人性是与事物的本质、天地的本质相联系的。正因为人有“生来仁慈之心”,当看到孩童落井、鸟兽哀鸣、草木被毁、山河破碎时,自然会产生不忍、怜悯、珍惜。张载常说要“心大”、“心宽”。人类只有超越自身利益,才能实现人生在世的目的。这是至高无上的美德,也是至高无上的善。
为人民谋生
“立生为民”是“立心为天地”主题的延续。意味着儒家思想为世界人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建立了道德秩序、人生方向和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立命”遵循孟子的思想。《孟子·尽心上》 有云:“守心养性,故事天。年轻而长寿,须及时修身,故能立命。”孟子将命运分为“正民”和“非正民”,顺其道者曰“正民”,反其道者曰“正民”。因此,他主张士子君子要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与此稍有不同的是,张载的“立命”把范围扩大到了天下百姓,“生民”最早见于《尚书》,意为人民或百姓。为民生活”就是为人民提供安居乐业的知识。
首先是个人精神生活的解决。张载将“命”分为“德命”和“启命”。 “德命”是道德理性支配的力量,“气命”是富贵贫寿长寿祸福的偶然结果。他主张“德明”应在“必须努力用“德明”来控制“气明”,以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张载在《正蒙》中说:“尊道德德,乐观向上”。儒家文化中的“天命观”更多的是一种人文价值观的道德取向,即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仁义才能发挥出来。到了极点,才能“登顶而乐,乐而无怨。”事实证明,没有仁爱的人经不起艰苦和贫穷的考验,也经不起安逸和财富的诱惑。只有“安仁”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掌控自己的命运。
二是建立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原则。民族国家共同体不仅是通过制度构建的法律共同体,而且是具有共同道德和文化认同的信仰共同体。这就是为什么任何社会都必须存在价值标准。张载在《经学理窟》中指出:“仁无义不可行,无礼不可立,无智不可知,无信不可守,是合之道。” “仁”是人类之家,“义”是正道,“礼”是社会规范,“智”是道德认知,“信”是信守承诺。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它们在当今社会在帮助人们实现和谐、规范社会行为、树立共同理想、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继续圣徒独特的学习
“续先圣独特之学”是指儒家知识分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完成文化的传承和知识分子学风的重构。积极参与世界。 “朝圣”说源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在《第《原道》章》中提出的“道家”思想。他认为中华文化是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思想一脉相承。孟子以后,圣学不传,道统”。 “道教”概念源于唐代佛教、老家的迅速发展。儒家知识分子认为,佛教、道教的“消极无为”间接导致了原有儒家精神的丧失。宋代,面对佛教“超越”的盛行,知识分子迫切需要创造新的政治文化传统来维护世间道德准则,重新获得人间伦理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为宋明理学的繁荣和积极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入世精神。
一是推动历史文化复兴,以学育人。张载的价值观经历了“出入佛老,回归六经”的过程。他反对“以心造灭天地”。既然天地无边无际,那么这个世界就不是佛教所说的幻境和寂静了。这是一个真实的、充满活力、具有积极意义的世界。因此,人们应该在宇宙和现实世界的普及中寻找一切事物和日常人际关系的原因。这是人类的本性。所以这是你作为一个人的责任。他主张继承圣人的教诲,继承圣人的志向。 “深知事,则善于描述它;穷,则善于实现它的抱负。”最终目标是“学会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在张载看来,读书的根源在于对社会的关心、对真理的追求、对信仰的坚持。读书是做人的根本,做人是读书的目的。通过阅读经典,穷尽理性,学习圣王广授天下,修成圣人形象,成就圣人人生。
二是为勇敢承担文化使命提供精神支撑。国家的灵魂是由文学铸就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也是良好政治秩序的基础。 “传统”的确立在于其历史思想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文化可以传承。经典作品是最重要的载体,是历史传承的。经过检验、具有持久价值的作品是公共精神道德资源。几千年来,经典作品为维护国家统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文化主体性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新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奋斗,肩负起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创造永恒的和平
张载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为万世太平”是他一生最大的理想追求。其核心含义是指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即每个人都必须在宇宙中充分确立个人主体性,履行对家庭、国家、世界的责任。 “太平”意味着社会稳定、人民富裕、世界和平。这一概念最早提出于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 有句话叫“天下太平,万事太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阐述,已成为中国人民一贯的愿景和追求。但张载并不局限于当前社会的和平秩序,而是采取了更深更广的视野,希望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生生不息的和平基础,这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
一是为人民创造富裕安宁的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富民富民、太平盛世。孟子曰:“民为道,有恒业者有恒心,无恒心者有恒心。” “坚”是指维持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资料,“坚”是指人民维持统治者的愿望的坚持或坚持。持久性。张芝观察农民的疾苦,为了改变贫富不平等,提出了“家不富则志不宁”、“天下不可以治天下”的经济主张。深入到地面,就没有办法实现和平。实现平等的唯一途径就是平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穷人的关心。他大力批判了人民可以耕种不饿、富民可以坐享其成的政治制度,希望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民富民强的美好愿景。强大的国家。虽然最终未能实施,但却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居于世间、立于世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张载一生胸怀大志,胸怀天下人民之心。他从小就对兵法感兴趣,渴望有一天能报效国家。他渴望三代统治,表达对“太平”的希望,体现了修齐和志平的情感。 “共创万世太平”源于中华民族的警惕意识、警惕意识、诚信意识。体现了自强不息、奋发拼搏的精神。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每个人都能牢记国家兴亡靠民生,和平美好的社会秩序就成为可能。
《横曲四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也是张载的毕生事业。它体现了张载对个人、社会、文化、世界的终生责任和博大胸怀。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共产党人李大钊、伟人毛泽东同志都用这四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感情,鼓励中国人民为社会多做贡献。 《横曲四句》至今仍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